超碰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7人人超碰国产精品-成人激情欧美国产第一页-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第一区

教學工作

教學制度

首頁 >> 教學工作 >> 教學制度 >> 正文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研室建設與工作評估方案

發(fā)布日期:2015-08-22    作者:     來源:    點擊:

教研室是按照學科、專業(yè)或課程設置的教學、教研和教改的基層組織,在學校教學工作中直接肩負著組織教學、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學質(zhì)量管理及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等重要任務。抓好教研室建設,對于加強我校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zhì)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落實《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文件精神,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體系,強化教學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經(jīng)研究,制訂本評估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為總的指導思想,以現(xiàn)代教育理念為指導,遵循教學管理規(guī)律,評估教研室建設工作。

二、評估目的

(一)以教研室建設評估為手段,促進教研室建設和管理,最終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和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

(二)通過教研室標準化建設評估,以評估指標要求為建設目標,使教研室教學管理規(guī)范化、標準化、科學化。

(三)通過教研室建設評估,找出各教研室的優(yōu)勢與差距,促進相互借鑒學習,規(guī)范教研室建設,發(fā)揮優(yōu)勢,彌補不足,更大限度地發(fā)揮教研室在教學和教學管理中的作用。

(四)通過教研室標準化建設評估,使學校各級管理部門及時了解我校教研室工作現(xiàn)狀,為各級管理部門加強和改善對教研室工作的宏觀指導和調(diào)控提供依據(jù)。

三、評估機構

學校成立教研室評估工作組,教學系(部)等教學單位成立教研室自評小組。學校教研室評估工作組的組長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擔任、教學系(部)等教學單位的評估小組組長由教學單位負責人擔任。教學系(部)等教學單位的教研室自評小組成員由教研室主任及其它有關人員組成。

四、評估原則

(一)條件、過程、效果評估相結合的原則。在評估過程中把師資條件作為教研室建設的基礎,把過程管理作為教研室建設的保證,把教學教改效果、教研成績作為教研室建設的根本,三者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評估。

(二)定量與定性評估相結合的原則。在評估過程中,按照評估標準,做到定量評估與定性評估相結合,盡可能地使評估的標準趨于定量化,以提高評估結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三)科學性、導向性、可測性原則。評估指標體系及評估標準既要科學嚴謹,又要遵循教研室建設客觀規(guī)律,真實、客觀、科學地反映教研室建設的實際狀況,還要導向明確,指明教研室建設的方向。

五、評估指標與等級標準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研室建設與工作評估指標體系》參照了國內(nèi)其他大學教研室建設評估與工作指標體系并結合我校實際情況而制定,采用定量評估與定性評估相結合的方法,指標體系分為評估指標和評估標準兩個層次。

(一)評估指標體系與等級標準:指標體系含一級指標5項、二級指標21項。(見《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研室建設與工作評估指標體系》)

(二)評估結果確定:每一項二級指標的評估等級分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三級;優(yōu)良等級賦值85100%;合格等級賦值7084%;不合格等級賦值賦值小于69%;每一項二級指標所屬觀測點得分值之和為教研室建設與工作評估總分值。

六、獎懲標準

(一)根據(jù)評估結果對教研室建設與工作的情況分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評估結果在全校公布;評估結果作為每兩個學年進行的校級“優(yōu)秀教研室”評選的依據(jù)。

(二)對評估結果為不合格的教研室進行批評、督查并提出整改意見。

七、評估對象、方式、時間

(一)評估對象:教學系(部)等教學單位的教研室。

(二)評估方式:教學系(部)等教學單位的考評工作小組對所屬教研室進行自評與學??荚u領導小組的考評相結合。

(三)評估時間:每年底進行一次評估。

八、評估步驟與要求:

(一)教學系(部)等教學單位的自評:

1、各教學系(部)等教學單位教研室根據(jù)評估指標體系準備匯報材料、支撐材料和備查材料,歸檔存入教研室教學檔案。

2、各教學系(部)等教學單位的考評工作小組依據(jù)指標體系,對本教研室規(guī)范化建設進行自查自評,做出評價和總結,形成自評報告報送教務處。

(二)學校評估:

學校的考評領導小組根據(jù)各教學系(部)等教學單位對教研室的自評情況,各教學系(部)等教學單位的教研室進行考評,確定教研室工作的等級,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各教學系(部)等教學單位和教研室,督促教研室不斷完善各項建設。

1、聽取教學系(部)等教學單位負責人的自評匯報。

2、查閱有關附件材料,核實自評報告內(nèi)容并進行集中評議后,形成評估初步意見并反饋,教研室根據(jù)反饋意見制定整改方案,進行整改,并向學校提交整改情況總結報告。

附: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研室建設與工作評估指標體系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研室建設與工作評估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

4個)

二級指標

21個)

項目序號

主要觀測點

評估標準(Ki

評估方式

滿

Mi

優(yōu)  良(賦值85100%

 格(賦值7084%

不合格(賦值小于69%

1.教研條件與制度建設

1—1

教研場所

1

有無教研場所和衛(wèi)生情況

有相對固定場所,滿足教研活動需要;有規(guī)范的標示;場所內(nèi)衛(wèi)生條件良好;沒有與教研活動無關的雜物。

有相對固定場所,基本滿足教研活動需要;有標示;場所內(nèi)衛(wèi)生條件一般。

無相對固定場所

查看教研室場所

3

?

1—2

辦公條件

2

辦公條件

辦公設施(桌、椅等)齊全,滿足教師需要

辦公設施基本齊全。

無專用辦公設施

查看教研室場所

2

?

1—3

規(guī)章制度

3

教學管理制度制定與實施

各項教學管理制度等齊全,且執(zhí)行情況良好。

有教學管理制度,但執(zhí)行情況一般。

無規(guī)章制度

查看相關文件

5

?

 2

2—1

教研活動計劃

4

教研活動計劃

各學期均有活動計劃,且主題明確。

各學期均有活動計劃,但主題不甚明確。

無計劃

查看教研活動計劃書

5

?

2—2

教研活動開展

5

教研活動情況

每一月開展至少2次的教研活動,其中每一學期以學科、專業(yè)和課程建設及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為主題的大型教研活動至少2次,主題明確。教研活動記錄詳細。

每一學期開展系(部)級公開課不少于2堂;每一年組織開展系(部)級示范課不少于1堂。有深入細致的課程評議。

每一月開展12次教研活動,其中每一學期以學科、專業(yè)和課程建設及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為主題的大型教研活動至少1次,但主題不甚明確。教研活動記錄欠詳細。

每一學期開展系(部)級公開課不少于1堂;每一年組織開展系(部)級示范課1堂。課程評議不夠深入細致。

沒有開展有利于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等實質(zhì)性的教研活動,教研活動流于形式。

每一年開展的公開課和示范課少于2堂。課程評議流于形式。

查看教研活動記錄和聽課記錄

15

?

2—3

教研活動總結

6

教研活動總結

每學期均有教研活動工作總結,且總結切合工作實際,并對下一階段工作提出具體要求;總結內(nèi)容詳細、問題分析透徹。

每學期有教研活動工作總結。

無工作總結

查看總結材料

5

?

3

3—1

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教師承擔教學任務

7

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教師授課情況

所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的教師每學期均任課程的主講教師,且超額完成教學工作量,教學效果學生評議滿意率A≥90%。

所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的教師每學期均任課程的主講教師,且完成教學工作量,教學效果經(jīng)學生評議滿意率60%≤A90%。

有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的教師未任主講教師或未完成教學工作量,教學效果經(jīng)學生評議滿意率A60%。

查看課程表和學生評課材料

5

?

3—2

教學進度與

教學日歷

8

教學進度與教學日歷記載情況

教研室成員的實際教學進度與教學進度計劃一致。教研室承擔的所有課程均有教學日歷,記錄詳細具體。

教研室成員的實際教學進度與教學進度計劃不完全一致,有未按教學進度計劃組織教學的情況。教研室承擔的所有課程均有教學日歷,但記錄不詳細具體。

1/3以上的教研室成員未按教學進度計劃組織教學。缺少教學日歷的課程1門及其以上。

查看教學日歷和實際教學進度

5

?

3—3

課程教學大綱

9

課程教學大綱制訂與實施情況

教研室承擔所有課程均有教學大綱,且符合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要點》中的有關要求,并能按照教學大綱組織課程教學。

教研室承擔的所有課程均有教學大綱,但欠合理,基本能按照教學大綱組織課程教學。

缺少課程教學大綱1門以上,且很不合理,不能按照教學大綱組織課程教學。

查看教學大綱和實施情況

3

?

3—4

教材選用

10

教材選用情況

教材選用論證充分,且基礎課、公共課選用教育部推薦教材或獲獎教材,其他課程選用21世紀統(tǒng)編教材或獲獎教材。

教材選用論證不充分,選用的教材有1/4不是教育部推薦的等規(guī)范性教材。

無教材選用論證,教材選用隨意性較大,選用的教學至少有1/3不是教育部推薦的等規(guī)劃性教材。

查看教材選用登記表

3

?

3—5

教學檔案

11

教學檔案管理

每一學期搜集、整理和撰寫的教學文檔資料齊全,各類資料整齊到位,編目規(guī)范合理,存檔整潔。。

每一學期搜集、整理、撰寫教學文檔資料,各類資料基本到位,編目不甚規(guī)范,存檔不甚整潔。

每一學期搜集、整理、撰寫教學文檔資料,但資料很不齊全,編目紊亂,存檔隨意。

教學檔案歸檔材料

2

?

3—6

考試管理

12

考試命題、試題分析情況

能根據(jù)考試大綱(結合題庫、試卷庫)命題;有近三年的試卷及試卷分析報告

能認真組織考試命題;有近三年的試卷及試卷分析報告

無近三年的試卷及試卷分析報告

對照考試大綱查看試題、試卷分析報告

5

?

3—7

作業(yè)批改

13

作業(yè)批改情況

教研室承擔課程的教師能完成《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學工作管理辦法》一定作業(yè)量的批改任務,批改及時,認真細致,并作為學生課程學習成績考核的依據(jù)。

教師均完成《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學工作管理辦法》完成一定作業(yè)量的批改任務,批改較為及時,能作為學生課程學習成績考核的依據(jù)。

10%的教師沒有布置與批改作業(yè),大部分教師批改作業(yè)不及時,且不能作為學生課程學習成績考核的依據(jù)。

查看作業(yè)批改記錄和學生作業(yè)

5

?

?

3—8

輔導答疑

14

輔導答疑情況

每學期教研室每一成員至少開展2次輔導答疑活動,并有詳細的輔導答疑記錄,且效果明顯。

每一學期教研室每一成員開展輔導答疑活動少于2次,輔導答疑記錄不詳細,效果一般。

每一學期有1/3的教研室成員沒有開展輔導答疑活動,且輔導答疑記錄不詳細,效果較差。

查看輔導答疑記錄

5

?

3—9

課前學生考勤

15

學生考勤情況

教研室承擔課程的教師每次課前均對授課班級學生進行考勤檢查,有考勤記錄。

教研室承擔課程的教師均對授課班級學生進行考勤,有記錄,但并沒有做到每次課前都進行考勤。

教研室承擔課程的教師有1/3的教師沒有對授課班級的學生進行考勤,且記錄不全。

查看考勤登記表

5

?

3—10

工作紀律

16

工作紀律遵守情況

嚴格遵守工作紀律,無調(diào)課、停課、遲到、提前下課等教學事故發(fā)生。

嚴格遵守工作紀律,課程調(diào)整手續(xù)完備,有事辦理請假手續(xù),所缺課時事后補上。

存在隨意調(diào)課、停課現(xiàn)象或授課遲到、提前下課時有發(fā)生;或經(jīng)認定的教學事故有1人次以上。

查看課程教學異動單、教學檢查登記表、教學抽查

5

?

3—11

課程建設

17

課程建設情況

教研室承擔的課程有一門以上(含一門)校級精品課程或省級精品課程,且其他課程建設情況良好。

教研室承擔的課程建設情況良好。

課程建設情況不良

查看精品課程網(wǎng)站、課程建設計劃和實施總結

4

?

3—12

聽課制度執(zhí)行情況

18

聽課任務完成情況

教研室所有教師完成相應要求的聽課任務,有記錄,并在教研活動中開展評議。

完成相應要求的聽課任務,有記錄。

未完成相應要求的聽課任務。

查看聽課記錄

3

?

 4

4—1

教學研究項目

19

教改課題立項與成果

教研室成員主持2項校級以上教學研究項目,且按計劃組織實施,并有階段性成果。

教研室成員主持1項校級教學研究項目,且按計劃組織實施,并有階段性成果。

無教學研究項目

查看教改課題立項批文

10

?

4—2

參加教學研究教師情況

20

教師參與教學研究的情況

參加教學研究項目的教師數(shù)占教研室教師總數(shù)的比例A≥50%

參加教學研究項目的教師數(shù)占教研室教師總數(shù)的比例為30%≤A50%

參加教學研究項目的教師數(shù)占教研室教師總數(shù)的比例為A30%

查看教改課題立項批文

5

?

4—3

教學研究成果

21

教學成果獲獎和教研論文

1項以上獲得校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的項目或人均公開發(fā)表教學研究論文0.5篇以上。

1項以上獲得校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的項目或人均發(fā)表教學研究論文(含內(nèi)部刊物)0.3篇以上。

無成果和論文

查看教學成果獲獎證書、論文

5

?

5.

6.1

加分

1.獲教學成果獎(包括教材獎和講課競賽獎)。國家級獎(項):特等15分,一等12分,二等8分,三等6分;省部級獎(項):特等12分,一等8分,二等6分,三等4分;學校獎(項):特等8分,一等6分,二等4分,三等2分。

2.教研室教師主持教改項目,正常開展研究工作,并有一定成果者,立項與結題時分別加分如下,國家級加3/6分,省級加2/4分,校級加1/3分。

3.精品課程加分如下,國家級每門加15分,省級加10分,校級加5分。

4.出版教材每門計2分,新編講義每本計1分。

5.組織數(shù)模競賽、英語演講比賽、電子競賽、體育競賽等,相關教研室加分如下:國家級一等獎10分,二等獎8分,三等獎6分;省部級一等獎8分,二等獎加6分,三等獎加4分。

6.在教學過程中,對優(yōu)化人才培養(yǎng)、提高教學質(zhì)量作用大、效果顯著,或在校、省、國家獲獎、推廣或有重大影響的特色項目,視情加515分。

加分由教研室提供相關附件材料,否則不能加分。對于未包含的獎項,均比照執(zhí)行。

說明:

評估結論分為優(yōu)秀(分值為85100)、合格(分值為7084)、不合格(分值小于69)三個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