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是學校組織教學、科研活動的基層單位,教研室主任對教研室工作具有主導性作用。為了加強教研室建設,促進教研室工作的有效開展,更好地發(fā)揮教研室組織教學、開展教研教改的作用,激發(fā)教研室主任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校實施對教研室主任的工作實行年度考評。考評辦法如下:
一、考評內容
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研室建設與管理規(guī)定》關于“教研室主任工作職責”為基本考評內容,主要涉及教研室制度建設、教研活動、教學管理、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四個方面的內容。具體指標詳見《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研室主任工作評估指標體系》。
二、考評機構
(一)各系(部)等教學單位成立由主任或主管教學的副主任任組長的考評工作小組對教研室主任的工作進行考評。
(二)學校成立由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任組長的考評領導小組,對全校教研室主任的工作進行考評、審核。
三、考評辦法與程序
(一)教研室主任先自評,再由系(部)考評工作小組評議、審核。自評報告要實事求是,客觀具體,按系(部)要求上交給所在系(部)考評工作小組,不按期完成的可視為考評棄權。
(二)各系(部)等教學單位考評工作小組將考評結果的有關材料上報學??荚u領導小組。學??荚u領導小組對系(部)等教學單位考評工作小組上報的材料進行復審、評議,做出考評結論。
四、考評結果
考評結果分優(yōu)秀、合格和不合格三個等級??荚u總分為100分,分值85~100為優(yōu)秀、分值70~84為合格、分值小于69為不合格。
考評結論進入教師業(yè)務檔案。
五、獎懲辦法
(一)教研室主任的工作按學校有關規(guī)定每學年予以課時補貼,補貼的課時數(shù)根據(jù)考評結果和崗位特點合理確定,補貼標準分為三個等級:優(yōu)秀等級補貼80標準課時、合格等級補貼60標準課時、不合格等級補貼40標準課時(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補助課時量)。
(二)考評結果作為每2個學年進行的校級“優(yōu)秀教研室主任”評選的依據(jù)。
(三)教研室主任任期屆滿時,由學院對其任期內工作的完成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并做出評價。對工作成績突出者,在職務聘任、評優(yōu)等方面優(yōu)先考慮。
(四)教研室主任在任期間未能履行職責者,學??梢暻闆r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或解聘其職務。
附件: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研室主任工作評估指標體系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教研室主任工作評估指標體系
一 級 指 標 |
二 級 指 標 |
項目序號 |
主 要 觀 測 點 |
評估標準(Ki) |
評估方式 |
滿 分 值 Mi |
評 估 分 值 |
優(yōu) 秀(賦值85~100%) |
合 格(賦值70~84%) |
不合格(賦值小于69%) |
1. 教 研 室 制 度 |
(1—1) 教研室制度制定 |
1 |
教研室制度文本 |
教學管理、教學研究、教學改革等制度齊全,且規(guī)范性、科學性和可行性強。 |
有教學管理制度但不齊全,規(guī)范性、科學性和可行性一般。 |
無規(guī)章制度 |
查看相關文件 |
5 |
? |
(1—2) 教研制度執(zhí)行 |
2 |
教研室制度執(zhí)行情況 |
良 好 |
一 般 |
差 |
聽取匯報、查看材料,平時情況的了解。 |
5 |
? |
2. 教 研 活 動 |
(2—1) 教研活動計劃 |
3 |
教研活動計劃 |
根據(jù)學科專業(yè)和課程建設需要以及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情況,組織制定了各學期教研活動計劃,主題明確、措施得力而可行。 |
有教研活動計劃,但計劃的目的性不強,主題欠明確,措施一般。 |
無計劃 |
查看教研活動計劃書 |
6 |
? |
(2—2) 教研活動開展 |
4 |
教研活動情況 |
組織開展每一月至少2次的教研活動,其中每一學期以學科、專業(yè)和課程建設及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為主題的大型教研活動至少2次,主題明確。教研活動記錄詳細。 每一學期組織開展系(部)級公開課不少于2堂;每一年組織開展系(部)級示范課不少于1堂。有深入細致的課程評議。 |
組織開展每一月1~2次教研活動,其中每一學期以學科、專業(yè)和課程建設及教學管理、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為主題的大型教研活動至少1次,但主題不甚明確。教研活動記錄欠詳細。 每一學期組織開展系(部)級公開課不少于1堂;每一年組織開展系(部)級示范課1堂。課程評議不夠深入細致。 |
沒有開展有利于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等實質性的教研活動,教研活動流于形式。 每一年組織開展的公開課和示范課少于2堂。課程評議流于形式。 |
查看教研活動記錄和聽課記錄 |
13 |
? |
(2—3) 教研活動總結 |
5 |
教研活動總結 |
每一學期有教研活動工作總結,總結具體、深刻而全面,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對下一階段工作提出具體要求;總結內容詳細、問題分析透徹。 |
每一學期有教研活動工作總結,但總結欠具體、深刻、全面,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對下一階段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
無工作總結 |
查看總結材料 |
6 |
? |
3. 教 學 管 理 |
(3—1) 教學進度 |
6 |
教學進度 |
認真按照教學進度計劃組織教學,檢查教研室成員的教學進度情況,有詳細具體的記錄,并能督促教研室成員按教學進度開展教學。 |
按照教學進度計劃組織教學,檢查教研室成員的教學進度情況,有檢查記錄,但沒有督促教研室成員按教學進度開展教學。 |
不能按照教學進度計劃組織教學,也沒有檢查教研室成員的教學進度情況。 |
查看有關教學進度檢查記錄 |
5 |
? |
(3—2) 教學環(huán)節(jié) |
7 |
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情況 |
認真組織落實教研室所承擔課程的教學及其它各項教學任務,負責對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備課、授課、輔導答疑、作業(yè)布置與批改、考試或考查、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yè)論文或設計等)進行指導、檢查和督促。 |
能較好地組織落實教研室所承擔課程的教學及其它各項教學任務,對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備課、授課、輔導答疑、作業(yè)布置與批改、考試或考查、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yè)論文或設計等)的指導、檢查和督促等工作不力。 |
不能組織落實教研室所承擔課程的教學及其它各項教學任務,但對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備課、授課、輔導答疑、作業(yè)布置與批改、考試或考查、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yè)論文或設計等)的指導、檢查和督促等存在較為嚴重的缺漏,工作被動且實效性低。 |
查看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相關材料 |
7 |
? |
(3—3) 教學文件與落實 |
8 |
教學文件與落實情況 |
認真組織并制訂了完備的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專業(yè)和課程建設規(guī)劃以及課程教學大綱和實驗、實習等實踐教學大綱;認真組織選用或編寫教材、補充講義、習題集或題解,以及課程實驗、實習、課程設計或學年論文、畢業(yè)論文或設計等環(huán)節(jié)的任務書和指導書。能按照相關教學文件組織開展各項工作。 |
組織并制訂了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專業(yè)和課程建設規(guī)劃以及部分的課程教學大綱和實驗、實習等實踐教學大綱,但不甚完備;不很完備地組織選用或編寫教材、補充講義、習題集或題解,以及課程實驗、實習、課程設計或學年論文、畢業(yè)論文或設計等環(huán)節(jié)的任務書和指導書。不能及時按照相關教學文件組織開展各項工作,不能較好地落實到位。 |
組織并制訂了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專業(yè)和課程建設規(guī)劃,但思路不清,錯誤很多;課程教學大綱和實驗、實習等實踐教學大綱存在嚴重的缺漏;沒有組織選用或編寫教材、補充講義、習題集或題解,以及課程實驗、實習、課程設計或學年論文、畢業(yè)論文或設計等環(huán)節(jié)的任務書和指導書。沒有按照相關教學文件組織開展各項工作。 |
查看教學文件及其相關落實情況的材料 |
9 |
? |
(3—4) 聽課評課 |
9 |
聽課評課情況 |
每一學期聽了所有教研室成員的課,進行了認真的評議,并能提出課程教學的指導性意見。 |
每一學期聽了3/4教研室成員的課,并進行了評議。 |
每一學期聽了少于1/3教研室成員的課,且沒有評議。 |
查看聽課記錄本和評課記錄 |
9 |
? |
(3—5) 教學文檔 |
10 |
教學文檔建設情況 |
每一學期末認真組織教研室成員搜集、整理、撰寫教學文檔資料,各類資料整齊到位,編目規(guī)范合理,存檔整潔。 |
每一學期末組織教研室成員搜集、整理、撰寫教學文檔資料,各類資料基本到位,編目不甚規(guī)范,存檔不甚整潔。 |
每一學期末組織教研室成員搜集、整理、撰寫教學文檔資料,但資料很不齊,編目紊亂,存檔隨意。 |
查看教學文檔資料 |
5 |
? |
4. 教 學 研 究 與 教 學 改 革 |
(4—1) 組織教學研究 |
11 |
教師主持與參與教學研究的情況 |
年度內組織教研室成員主持至少2項校級以上教研項目,參與教研項目的教師人數(shù)占教研室成員總數(shù)的比例超過50%。 |
年度內組織教研室成員主持不少于1項校級以上教研項目,參與教研項目的教師人數(shù)占教研室成員總數(shù)的比例在25%~50%。 |
年度內教研室成員沒有主持校級以上教研項目,參與教研項目的教師數(shù)占教研室教師總數(shù)的比例小于25%。 |
查看教改課題立項批文 |
12 |
? |
(4—2) 專業(yè)課程教學改革 |
12 |
專業(yè)建設和課程教學改革情況 |
年度內組織教研室成員開展專業(yè)和課程建設的教學改革有完整的方案或計劃,可行性強,實施效果明顯。年度組織專業(yè)和課程建設等專題教改研討會至少4次,并提出切實有效的教改措施。 年度內申報成功1門校級以上精品課程。 |
年度內組織教研室成員開展專業(yè)和課程建設的教學改革有方案或計劃,可行性一般,實施效果一般。年度組織專業(yè)和課程建設等專題教改研討會至少2次,并提出一定的教改措施。 年度內申報了精品課程,但未成功。 |
年度內沒有明確的專業(yè)和課程建設的教學改革有方案,也沒有召開專業(yè)和課程建設等專題研討會。 年度內沒有申報精品課程。 |
查看方案或計劃、會議記錄等材料、精品課程網站。 |
10 |
? |
(4—3) 教學研究成果 |
13 |
教學成果獲獎和教研論文 |
積極組織教研室成員申報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獎,并至少有1項獲得校級以上教學成果一等獎的項目;教研室人均公開發(fā)表教學研究論文0.5篇以上。 |
組織教研室成員申報校級以上教學成果獎,至少有1項以上獲得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的項目;教研室人均發(fā)表教學研究論文(含內部刊物)0.3篇以上。 |
無成果獎項和論文 |
查看教學成果獲獎證書、論文 |
8 |
? |
注:
教研室主任工作分優(yōu)秀、合格和不合格三個等級。評估分值85~100為優(yōu)秀,70~84為合格,小于69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