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中腹地校準人生——我的師范生成長方程式》
李安陽 信息學院 三等獎
2021年秋,九月的婁底暑氣未消,我攥著“物理公費師范生”的錄取通知書,站在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信息學院樓前。百全樓的玻璃幕墻映著藍天,像一塊巨大的黑板,等待書寫屬于我的全新篇章。第一次班會時,班主任肖元元老師激動地說道:“你們是帶著使命來的,未來要成為點亮鄉(xiāng)村課堂的光?!蔽业皖^摩挲著手上“公費師范合同”,心中充滿了力量。
那時還認不全學校及其周邊環(huán)境,于是總在飯后和室友結伴散步。夕陽把海源廣場的地磚染成橘色,我在青春氣息的微風中,與朋友們一路暢談人生,述說理想。
大一暑假的“麥芒計劃”支教成了轉折點。我開始嘗試打破我的恐懼,在坪底的鄉(xiāng)村教室,我?guī)е⒆觽冎谱靼l(fā)電機,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奇妙的實驗。
那段支教時光宛如一顆璀璨星辰,點亮了我原本有些黯淡的內心角落。從坪底鄉(xiāng)村教室回來后,我像是換了一個人。曾經那個膽小怯懦,面對陌生環(huán)境和挑戰(zhàn)總會本能退縮的我,已悄然遠去。
回到校園,我不再只是縮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踴躍報名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主動競選班干部。在競選演講臺上,我不再雙腿發(fā)軟、聲音顫抖,而是自信地侃侃而談,訴說著自己對校園活動的規(guī)劃和憧憬。最終,我成功當選,開啟了一段忙碌卻充實的班級工作之旅。
學習上,我也不再滿足于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我積極參加科研項目,和團隊成員一起日夜奮戰(zhàn)在實驗室。遇到難題時,我不再害怕失敗而選擇逃避,而是勇敢地迎難而上,查閱大量資料,請教專業(yè)老師,和隊友們反復討論。在第十一屆湖南省大學生物理競賽中,我憑借著迎難而上的精神,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每當我有心事時,我就會去博達樓,博達樓的琴房——那是我的秘密基地。揮動的手指帶走了我的憂慮,黑白的琴鍵記錄著壓力與成長。
在那靜謐的琴房里,悠揚的旋律如潺潺溪流,淌過我心底的每一處角落。我沉醉于這音樂的世界,暫時忘卻了外界的紛擾與內心的糾結。陽光透過斑駁的窗欞,灑在琴身,宛如一層金色的紗衣,為這小小的空間增添了幾分夢幻。
隨著時間的推移,博達樓的琴房見證了我無數(shù)個或喜或憂的時刻。它就像一位默默無言卻又無比貼心的老友,在我需要的時候,靜靜傾聽我的心聲。每一次彈奏,都是一次心靈的對話,一次自我的探索。
那些曾被琴鍵記錄的壓力,如今已化作前行的動力;那些伴隨著成長的痕跡,成為了我人生中最珍貴的回憶。而博達樓的琴房,將永遠在歲月的長河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守護著我心中那片屬于音樂的凈土。
在打球時經常會碰到簡智勇老師,慢慢的我們也成為了“球搭子”,他經常啟發(fā)我們:“打球和解題一樣,得預判軌跡,你回球的軌跡由你自己決定?!?,這句話經常在我的耳旁徘徊,也為我的成長帶來了無窮的力量。
此后,每一次站在球場上,簡老師的話語就像明亮的燈塔,為我指引方向。我開始更加用心地觀察對手的每一個動作,在腦海中迅速模擬球的飛行軌跡。在一次次回球、扣殺之間,我的球技有了顯著的提升。
簡老師不僅僅是我的“球搭子”,他更是我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他的那句話,如同神奇的魔法,賦予了我挑戰(zhàn)困難的勇氣和力量。我知道,在未來的日子里,無論遇到什么難題,我都會想起簡老師的教誨,勇敢地去尋找屬于自己的軌跡。
回顧大學時光,大三的經歷最為充實而深刻。實習前期,實習帶隊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實習隊隊長這個重任,就交給你了?!蹦且豢蹋宕髟谛乜诘狞h徽仿佛散發(fā)著熾熱的溫度,我心中涌起強烈的使命感,我深知,履行黨員義務的關鍵時刻已然到來。
畢業(yè)照拍攝那天,我特意借來了一套學士服。當學士帽的流蘇輕輕掃過眼眸,我瞥見廣場上正酣暢打羽毛球的少年,恍惚間,四年前那個手緊攥著課本、腳步匆匆的自己清晰浮現(xiàn)于眼前。
收拾行囊之際,我將省級競賽證書、支教時的合影,還有那承載著無數(shù)旋律的琴譜,小心翼翼地疊放在一起。返鄉(xiāng)任教的調令安靜地躺在郵箱之中,似乎在默默訴說著新的征程。我深知,那些曾在實驗室里反復驗證的定律、于琴鍵上精準校準的節(jié)奏,都將在鄉(xiāng)鎮(zhèn)教室的黑板之上,圓滿師者最初許下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