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碰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7人人超碰国产精品-成人激情欧美国产第一页-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第一区

歡迎訪問校友總會網(wǎng)站 今天是

>> 首頁 >> 校友文苑 >> 正文

袁杰偉

小時候,我家燒得最多的是柴火。柴火灶是用黃土做的,父輩不叫做灶,叫打灶。灶有六七尺長,分為兩截,前面一截很長,兩邊是灶體,中間是空的,上面架鍋子,下面燒柴。為什么前面一截很長呢?因為前面是燒柴的地方,柴是不規(guī)則的,長長短短的木、竹、葉、草都有。而且前面一截通常是放潲鼎的,也就是煮豬食的,潲鼎很大,一次要煮幾十斤東西,如剁碎的紅薯藤、紅薯、橄欖蘿卜等,快煮熟時,還要加米糠等進去。后面一截是圓形的,前面一截柴的余火會燒到后面去,柴不一定要伸到后面去。后面通常用來煮飯、炒菜的。

如果那回輪到我燒火,通常要燒一個小時。如果燒的是上好的木棍、成塊的木柴,則要在燒完之后把木炭保存起來,用來冬天生炭火時做火引子。但一定要讓木柴充分燃燒,否則做火引時有冒煙。

冬天是很少燒柴火的,燒炭火。因為冬天要烤火。每到冬天,我們在吃了飯之后,都會把一床(就是一張)棉被鋪到桌子上,把腳伸在灶臺上烤火。那桌子我們叫火光桌子,也就是餐桌。上面鋪了棉被,還可以在隔桌面不遠的第二層架個專門的烤物架烘烤衣服。晚上睡覺前,火力較少,行將熄滅,可以把架子移到中間一層來,繼續(xù)烘烤衣服或者熟紅薯或者魚干、泥鰍之類。在烘烤物上蓋一層報紙。

炭火灶也是很獨特的。灶是方形的,一個火光桌子的四個腳正好可以箍住它。灶心是圓孔的,圓孔下面有幾根鐵梁,鐵梁下面是空的,這個空一直通一灶門口。灶門通常用廢棄了的抹布堵住,只有在燒大火或要扒爐渣時才扯開。灶靠近灶門的右邊,爐心會空一出六分之一左右,在這一側(cè)放到個沒有耳朵的鼎,有一尺多深。新化話把這個鼎叫作“戲鼎?!睉蛟谶@里是熱的意思,比如說把冷了的飯熱一下,新化叫“戲飯”。這是保證火在燃燒時,順便燒了熱水,這就充分利用了能源。

我記事的時候,爐芯還不是圓的,不一定很規(guī)則。因為那時燒的是炭粑。所謂炭粑,就是把炭打碎,加上少量黃土混在一起,做成一個一個不規(guī)則的圓粑粑形狀,讓它們趴在屋檐下。等炭粑干了時,就把炭粑敲碎,一塊一塊地往灶里添。敲碎的粉末用來再次做炭粑。干紅白喜事時,就臨時用石頭砌一個灶,用很多劈柴引火,炭粑一個碎成兩三塊就往灶里添。那火苗隔一里路都看得到。如果是冬天,就有很多人圍著烤火。

我讀高的時候,村里人就基本上不再做炭粑,而是燒藕煤,也叫蜂窩煤。藕煤是圓柱形,中間有十一個孔,像藕切斷后的孔,當然也有點像蜂窩孔,故名。但我們村里的人都叫藕煤。自從有了藕煤,爐芯也就做成圓的了??净鹨沧兊煤啽懔耍辉傧裨瓉碓谧郎仙w一張大棉被,而是蓋一塊專用的烤火布??净鸩际且粋€標準尺寸做的,正好可以把火光桌子罩住。這一變化有三個原因:從前只有晚上才烤火,白天大家都是要出工很忙的,沒有功夫烤火。聯(lián)產(chǎn)承包以后,大家沒以前那么忙,白天也開始烤火了;以前燒柴火煮飯,這時基本上不燒柴,只燒炭了;以前天氣很冷,我們村里有過零下九度的記錄,我至今記得,有一年冬天,幾個村民把一只戶桶(扮禾用的四方桶,可同時供四個人扮禾或麥,因家家戶戶都有,所以叫戶桶)放到村里唯一一口水塘里,七八個村民站在戶桶上滑冰,都是二三十歲的大人,但都孩子一樣笑得開心。那時塘里的冰應(yīng)該有一尺多厚吧。

所以那時候晚上睡覺前,要把被子烤熱才能睡。后來天氣慢慢變暖,這些習(xí)慣也就悄悄改變了。

我到婁底讀大學(xué)的時候,烤火用的八角爐已悄然流行。那時我跟一個新化水車的學(xué)友到漣鋼他的一個親戚家里去玩。那時候流行到別人家里玩,吃住都家里。那親戚家有一個八角爐,爐子是鐵皮做的,桌面有八個角,大概這就是其得名的原因。這種爐子有其獨之處,灶面本身就是一個桌面,吃飯、喝茶、擺煙灰缸、水果都是用的這個桌面。但整個桌身比火光桌子要矮一些,它是與沙發(fā)配套的。坐在沙發(fā)上,享受著這個暖和的桌面,喝茶、吃零食、聊天、烤火,確實很愜意。

八個爐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有一根專門的排煙管,排煙管從灶身引出,一直伸到戶外,它既可以避免人被煙熏到,還完美地規(guī)避了煤氣中毒的風(fēng)險。所以它深受喜愛。八角爐雖然不是大件,但那時家里擁有一個八角爐,也是一種小康的象征。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八角爐就開始普及,但這時候有的已沒做成八個角,而是做成四個角。名稱也有變化,很多人叫它北京爐。也有人干脆叫它烤火爐。這種八角爐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九三年我到長沙第二次讀大學(xué),在學(xué)院的行政辦公樓里,見到的都是這種八角爐。九六年我南下廣州之后,八角爐到底還流行了多久,我就不知道了。兩千零一年我回新化原單位上班,這時候還有人用八角爐,但已不是寵兒。那時候我一無所有,一個老師就把他不用了的八角爐送給我用,給了我很大的方便。

八角爐是不可能到大街上用的,大街上一些擺小飲食攤的老板,會在每一個小小的火光桌子下面放一個煤球爐,火光桌子上罩一塊烤火布。即使吃一碗面,也可以就此免費烤一會兒火。這是小老板們提供給食客的福利。有一段時間我經(jīng)常坐火車,只要到新化火站下車后,就可以享受到這種福利。這是家鄉(xiāng)人給我的實實在在的溫暖的記憶。

在我記憶中,八角爐是在兩千零四年以后才開始下崗的。這時候,市場上開始出現(xiàn)各種牌子的電烤火桌,電烤火桌不像八角爐那樣兼有可供燒水、炒菜的功能,但讓烤火變得更方便了??净鹱烙泻脦讉€火檔,可以手動調(diào)開關(guān)。有安全提醒,如果連續(xù)使用四小時,它會自動斷電;桌面可以升降,中間還有一層可以供烘衣服、烤花生之類;商家還配送專用的烤火布……還有許多小的不常用的功能。

與家用烤火桌同時出現(xiàn)的,還有供辦公室使用的各種烤火爐,有的做成太陽能鍋狀,有的能夠踏腳,有的可以像風(fēng)扇一樣旋轉(zhuǎn),真是方便極了。

訪問次數(shù): 發(fā)布時間: 2024-03-18 10:12:15 編輯: 校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