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星形廣場》
作者:帕特里克·莫迪亞諾,法國小說家.
推薦人:21級商學院旅管一班周宏亮
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國的布洛涅-比揚古,是法國評論界一致公認的當今法國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
主人公身份的確認,僅僅是這部小說的開端。隨著情節(jié)的展示,我們就像看萬花筒一般,觀賞主人公身份的變幻,絢爛多彩而又驚心動魄的一幕幕場景,將我們帶進交錯的時空和雜糅的事件。
他這個無國籍的窮苦猶太小子,忽然接受了死在委內(nèi)瑞拉的叔父的遺產(chǎn),于是成為花花公子、猶太闊佬,可以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三四十年代,直至六十年代自由生活,可以在巴黎、維也納、洛桑、波爾多、以色列等地任意馳騁。他忽而是個有志青年,最終要上巴黎高師,登上北面蒙馬特爾山頂,向巴黎宣戰(zhàn):“現(xiàn)在巴黎,我們兩個拼一拼吧!”如同巴爾扎克筆下野心勃勃的青年拉斯蒂里;忽而又參加了走私幫,走私黃金、假鈔、毒品,做了蓋世太保的殺手。更有甚者,他還成為第三帝國的榮譽公民,在淫媒界成為大亨,得到希特勒頒發(fā)的勛章,甚至做了愛娃·布勞恩的情夫,背著希特勒定期幽會……
最后,什勒米洛維奇進了醫(yī)院,精神分析醫(yī)師費洛伊德大夫勸導他說:“猶太人并不存在,您并不是猶太人,您在昏迷狂亂中,僅僅產(chǎn)生一些幻覺、幻視……”敦促他放棄“猶太式的神經(jīng)官能癥”、“猶太妄想癥”……他又看到窗外雪和陽光輝映的現(xiàn)實世界,感到極度疲倦……
當時的猶太人應(yīng)該就是這樣的,一直在尋找自己活在這個世上的合法身份!一方面懷疑否定,一方面又不得不肯定接納!兩種思想在頭腦對峙,這是當時“精神病醫(yī)生”都無法醫(yī)治的——我想弗洛伊德應(yīng)該象征當時那些渴望從心里層面幫助猶太人的那些人,可能是政客,也可能就是醫(yī)師。
值得注意的另外一點是,印象中很多的納粹都是德國人,通過本文,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猶太人也參與了迫害自己同胞的蓋世太保!有的是出于自保,有的是自己本性使然,有的是出于某種利益!最有趣的是,這些人中有的不但戰(zhàn)后沒有受到相應(yīng)的處罰,反而回到以色列后,成了新的勢力,對那些曾經(jīng)在歐洲/他國遇到過的回到以色列的猶太人毫無憐憫之心?;氐揭陨?,有的甚至還高呼“德國萬歲”,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