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xué)與金融學(xué)院2022級應(yīng)用數(shù)學(xué)一班田若衡
于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與擔(dān)當(dāng),在悲歡離合中書寫情懷和熱情。五月的天,依舊帶著冬天的寒意,擾得人傷悲,亂得人心碎。種子散落人間,單純的以為春天是最美的季節(jié),綠芽嫩柳,落英繽紛,不曾想過,在踏入細雨朦朧的夜色之后,才真正感受到世間的苦與甜。
《人世間》是梁曉聲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獲獎作品,以主人公周秉昆的生活軌跡為線索,展現(xiàn)了中國社會近50年來的發(fā)展變遷,重點刻畫了平民老百姓跌宕起伏的人生,從中展示了中國社會的巨變,人民生活的艱難,普通民眾的堅韌,和不懈奮斗。
誠哉斯言:“自古以來,孝分兩種,養(yǎng)口體、養(yǎng)心智,同樣重要,缺一不可”。何為親情?作為“孤獨”的一代,沒有兄弟姐妹的分擔(dān),無論選擇遠走高飛有所成就,還是選擇陪伴左右悉心照料,都難以讓父母的身心愉悅且精神上得到滿足。但在父母身體健康、衣食住行尚可自理的年紀(jì),我們更多是應(yīng)該在外努力的拼搏與奮斗,學(xué)業(yè)有成,像周秉義一樣備受敬仰;或登科入仕,像周秉義一樣縱橫官場,像彭心生一樣年輕有為,等等。比起養(yǎng)老問題,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外事業(yè)有成,闖出一片天地,能夠光宗耀祖,因為他們知道,“孩子大了,離開父母是永遠的,再回來是暫時的?!钡覀冏鳛樗麄兊墓茄?,也要記得經(jīng)常回到生命的來處,看看那雙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手,看看那日益漸多的白發(fā),看看那單薄無助的背影。其實,父母晚年最想要的還是能有一個堅實的依靠,在周母眼里,是小兒子秉昆給了她晚年的安全感和踏實的依靠,即使老年癡呆,也依然夸贊鄭娟這個日夜守候的好兒媳婦。在周父病倒之后,得到消息的周秉義和周蓉如晴天霹靂,即使不遠萬里奔到家中,也只能看最后一眼,說最后的話,做最后的道別,情不自禁的感受到他們內(nèi)心的酸楚和無盡愧疚?!皹溆o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人生短暫、歲月無情,父母正在漸漸老去,生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年代,放棄世間的喧器,選擇家鄉(xiāng)的寧靜,學(xué)會感受親情,伺候在父母身邊,確保他們衣食無憂、安度晚年,盡情的享受天倫之樂。
誠哉斯言:“這里面沒有誤解,只有差距?!焙螢閻矍??老大的愛情讓我感受到一份不離不棄、生死相依的感情,盡管他們沒有孩子,但是都在為彼此默默的付出,選擇雙向奔赴,回首往昔,最堅負(fù)的愛情往往經(jīng)得住共患難的考驗。但感觸最深的還是婚姻中門不當(dāng)、戶不對的苦衷,同一件事情,不是一個圈子、一個階層,處境、格局和站位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表達的方式、處理的辦法、得到的結(jié)果就是完全不同的,難的不僅是自己,難的還有父母,就如秉義坦言那樣說道,愛情的道路上,我們常常被異類所吸引,總愛幻想和體驗著觸不可及的人生,但最終還是愿意和同類共生,因為看清了自己、也看清了生活。老二周蓉,喜歡看《葉爾紹夫兄弟》《安娜·卡特琳娜》,這也暗示著她把愛情當(dāng)作信仰,為了愛情,她可以犧牲生命,和家庭斷絕關(guān)系,為愛私奔、逃離世俗的眼光是何等的勇氣,這種浪漫主義確實難能可貴,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不可否認(rèn),全力以赴的愛沒有錯,每個人都有追求愛的權(quán)力,都希望自己擁有一段神仙眷侶般的故事,但愛情要回歸家庭,婚姻要回歸生活。無論是多么轟轟烈烈的愛情,都需要兩個人共同去經(jīng)營。
誠哉斯言:“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rèn)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何為人生?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或許是需要被認(rèn)可,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期盼得到朋友的贊許、希望得到社會的尊重。因為個體的渺小,人生中有很大部分的事情都是我們自己決定不了的,更是無法改變的,但它并不妨礙我們?nèi)ヅ?,盡管在努力后依然失敗、依然一事無成,也要平靜的接受命運的安排。正如周秉昆的那句話:“覺得人生苦嗎?怎么辦?自己咀嚼!”但即便成功了、得到了認(rèn)可又有什么意義呢?
生活就像一片海,涌上來的是希望,退下去的是悲傷,愿我們此生盡興,赤誠善良,溫柔篤定,樂觀向上。卑微如塵,卻一心向陽,跌跌撞撞,卻步履不停。在寬闊溫厚的中國大地上,火一樣的愛著,拼搏著,隨萬物堅強的生長!
【二等獎】
一審:周 莉 二審:劉時容 三審:彭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