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19級漢語言文學三班 秦蕓
“如果你感覺現(xiàn)在過得輕松,那一定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今日的和平,是先輩用鮮血揮灑和肉軀搭建出來的。今日的安穩(wěn),是先輩的無私奉獻和不畏犧牲創(chuàng)造出來的。這一位位的英雄和一件件的英雄事件匯成了歷史。讀史使人明智,讀史使人倍受啟發(fā),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從歷史中獲得無限思考。
我們國家一路走來,之所以能生生不息,蓬勃發(fā)展,離不開的是一批又一批共產(chǎn)黨員的實干和奉獻,若沒有他們的實踐摸索,我們又怎能得到在黑暗中指引方向的光芒?若要學史力行,就要從中國光榮的歷史中吸取經(jīng)驗,取其精華,總結(jié)規(guī)律,將歷史作為劃向復興中國彼岸最好的船。
《人民日報》上寫到“歷史照亮未來,征程未有窮期”,歷史不應該只活在我們的記憶里,而應成為我們走好腳下路、走好未來路的智慧密碼?!痘鸱N——尋找中國復興之路》一書將中國轉(zhuǎn)型時期的重大事件匯總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像是一位位老者,盡管臉上布滿歲月留下的痕跡,但卻帶著溫暖的笑意,那渾身散發(fā)出的老沉氣質(zhì),使人在下意識中對他們充滿敬畏。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舊時的中國在成長這條路上跌跌撞撞,改良者都試著給中國穿上他們覺得適合的衣服,結(jié)果卻像是給冬天的人準備短袖,給夏天的人套上棉衣,最后只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但這并不是說當時的中國就應該固步自封,毫無作為。恰恰相反,在這場兇狠的浪波中,一些有志之士帶著自己的利劍脫穎而出,他們帶領(lǐng)無數(shù)有著相同志向的青年勇往直前,為振興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錚錚鐵骨筑起了一道道城墻。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應高高昂起我們的頭顱,直挺挺地抬起我們的胸膛,滾燙的熱血也應在我們的血管里奔騰。在學史這條路上,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也不能只止步于心中,更應該投入到實踐中,并在學史的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框架,提升自己;也要在歷史事件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東西,使自己更快成長為對祖國有用的人。
學史像是站在先人的肩膀上眺望,他們給了我們最好的平臺,可以讓我們看到最好的視野。放眼望去,是藍天白云下的中國,是充滿了青春朝氣的中國。我們生在最好的時代,也應為復興中國做出最好的努力。
【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