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NET程序設計》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
| C# .NET程序設計
|
|
|
課程編號
| 408304
| 436306
|
|
開課專業(yè)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軟件工程
|
|
課程類別
| 專業(yè)方向課
|
|
|
課程學分
| 3
|
|
|
總學時
| 54
|
|
|
其中:理論
| 28
|
|
|
實驗
| 26
|
|
|
先修課程
| 《計算機文化基礎》 《語言程序設計》 《C++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
一、課程的性質、目的與任務
《C# .NET程序設計》 是計算機各專業(yè)軟件開發(fā)方向的重要基礎課程。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C#編程的原理和方法,類與對象、控制語句、方法、數組、繼承、多態(tài)、異常處理、數據庫編程、網絡編程、異步多線程、XML、Web服務、泛型、集合等基本概念及應用方法。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向學生介紹類與對象的基本概念,介紹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介紹.NET框架2.0和Visual Studio的關鍵新特性。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C#的基本特性和程序設計方法,編寫簡單的軟件系統(tǒng),了解最新的設計開發(fā)技術和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
二、課程教學基本內容與要求
第1章Visual Studio 2005和C#.NET概述
(一)基本教學內容
1.1 Visual Studio 2005、.NET框架和C#簡介
1.2在Visual Studio 2005中創(chuàng)建C#控制臺應用程序
1.3命名空間
1.4創(chuàng)建Windows窗體應用程序
1.5面向對象C#程序主要結構簡介
1.6程序調試
1.7編寫簡單面向對象Windows應用程序
(二)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了解Visual Studio 2005、.NET框架和C#命名空間;了解創(chuàng)建Windows窗體應用程序;了解面向對象C#程序主要結構;了解程序調試;能夠編寫簡單面向對象Windows應用程序
教學重點:重點講解;C#程序主要結構;程序調試
教學難點:程序調試
第2章數據類型、變量和表達式
(一)基本教學內容
2.1數據類型的值類型
2.2引用類型
2.3類型轉換
2.4裝箱和拆箱
2.5變量和常量
2.6表達式
2.7 String、StringBuilder和DateTime數據類型
(二)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掌握數據類型的值類型;掌握引用類型;掌握類型轉換方法;掌握裝箱和拆箱;熟悉變量和常量;熟悉表達式;熟悉String、StringBuilder和DateTime數據類型
教學重點:重點講解類型轉換方法;裝箱和拆箱
教學難點:裝箱和拆箱
第3章流程控制
(一)基本教學內容
3.1選擇語句
3.2循環(huán)語句
3.3跳轉語句
3.4異常處理
(二)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熟悉選擇語句;熟悉循環(huán)語句;熟悉跳轉語句;熟悉異常處理
教學重點:重點講解選擇語句;循環(huán)語句;異常處理
教學難點:循環(huán)語句;異常處理
第4章數組和集合
(一)基本教學內容
4.1集合類型與集合類型的接口
4.2數組Array、ArrayList和List泛型類
4.3 Hashtable、Dictionary和SortedList集合類
4.4 Queue類和Queue泛型類,Stack類和Stack泛型類
4.5選擇集合類
(二)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熟悉集合類型與集合類型的接口;熟悉數組Array、ArrayList和List泛型類;熟悉Hashtable、Dictionary和SortedList集合類;了解Queue類和Queue泛型類,Stack類和Stack泛型類;了解選擇集合類
教學重點:重點講解集合類型與集合類型的接口;數組Array、ArrayList和List泛型類;Hashtable、Dictionary和SortedList集合類
教學難點:集合類型與集合類型的接口;Hashtable、Dictionary和SortedList集合類
第5章創(chuàng)建Windows窗體應用程序
(一)基本教學內容
5.1 Windows窗體
5.2調整控件
5.3控件介紹
5.4通用對話框
(二)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了解Windows窗體;了解調整控制;了解控件的使用;了解通用對話框;了解狀態(tài)欄的使用
教學重點:重點講解控件的使用;通用對話框
教學難點:通用對話框
第6章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一)基本教學內容
6.1對象、類和結構
6.2方法
6.3靜態(tài)成員與靜態(tài)類
6.4繼承
6.5屬性與索引器
6.6使用Visual Studio類關系圖可視化創(chuàng)建對象
(二)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熟悉對象、類和結構的概念;熟悉方法的定義;熟悉靜態(tài)成員與靜態(tài)類;熟悉繼承的概念與實現;理解屬性與索引器;掌握使用Visual Studio類關系圖可視化創(chuàng)建對象
教學重點:重點講解對象、類和結構的概念;靜態(tài)成員與靜態(tài)類;繼承的概念與實現
教學難點:靜態(tài)成員與靜態(tài)類;繼承的概念與實現;屬性與索引器
第7章委托與事件、泛型和反射
(一)基本教學內容
7.1委托與事件
7.2泛型
7.3可空類型
7.4反射
(二)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理解委托與事件;掌握泛型成員;了解類型;掌握的概念與實現
教學重點:重點講解委托與事件;泛型成員;反射的概念與實現
教學難點:委托與事件;反射的概念與實現
第8章流、文件、XML和配置文件
(一)基本教學內容
8.1流和文件
8.2 .NET框架的XML編程
8.3應用程序配置文件
(二)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熟悉文件;掌握ET框架的XML編程;熟悉程序配置文件
教學重點:重點講解流和文件;應用程序配置文件
教學難點:流和文件;應用程序配置文件
第9章數據庫編程
(一)基本教學內容
9.1 ADO.NET概述
9.2使用.NET框架數據提供程序
9.3 DataSet數據集
9.4數據適配器
9.5類型化數據集與TableAdapter
9.6 Windows窗體數據控件及可視化編程
(二)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熟悉ADO.NET的概念;掌握使用.NET框架數據提供程序;熟悉DataSet數據集;熟悉數據適配;熟悉類型化數據集與TableAdapter;了解Windows窗體數據控件及可視化編程
教學重點:重點講解DataSet數據集;數據適配
教學難點:使用.NET框架數據提供程序;DataSet數據集;數據適配
第10章進程與線程
(一)基本教學內容
10.1進程
10.2線程
10.3線程同步
10.4 BackgroundWorker與窗體控件線程安全調用
(二)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了解進程的概念;掌握線程的概念與實現;熟悉線程同步;了解BackgroundWorker與窗體控件線程安全調用
教學重點:重點講解線程的概念與實現;線程同步
教學難點:線程的概念與實現;線程同步
第11章網絡編程與Web服務
(一)基本教學內容
11.1網絡編程
11.2 Web服務
(二)基本要求
教學目的:了解網絡編程;了解Web服務的實現
教學重點:重點講解Web服務的實現
教學難點:Web服務的實現
三、課程各章節(jié)學時分配
章節(jié)
| 內容
| 理論學時
| 實驗學時
|
計科
| 軟工
|
| 計科
| 軟工
|
|
第1章
| Visual Studio 2005和C#.NET概述
| 2
| 2
|
| 2
| 2
|
|
第2章
| 數據類型、變量和表達式
| 2
| 2
|
| 2
| 2
|
|
第3章
| 流程控制
| 2
| 2
|
| 2
| 2
|
|
第4章
| 數組和集合
| 2
| 2
|
| 2
| 2
|
|
第5章
| 創(chuàng)建Windows窗體應用程序
| 2
| 2
|
| 2
| 2
|
|
第6章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 4
| 4
|
| 4
| 4
|
|
第7章
| 委托與事件、泛型和反射
| 2
| 2
|
| 2
| 2
|
|
第8章
| 流、文件、XML和配置文件
| 2
| 2
|
| 2
| 2
|
|
第9章
| 數據庫編程
| 4
| 4
|
| 4
| 4
|
|
第10章
| 進程與線程
| 2
| 2
|
| 2
| 2
|
|
第11章
| 網絡編程與Web服務
| 2
| 2
|
| 2
| 2
|
|
| 全書綜合講解
| 2
| 2
|
| 0
| 0
|
|
| 合計
| 28
| 28
|
| 26
| 26
|
|
四、本課程課外學習與修學指導
(1)C#是各類主流程序設計語言中的一門重要的語言,是以MS的.NET框架為基礎的主推語言,在各行各業(yè)均有廣泛的應用,課后應就某些領域的應用做一些基本的了解,掌握相關的最新技術和理論。
(2)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所以要多練習、多實踐,實踐操作中學習和理解知識;
五、本課程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標準
考核方式:考試,閉卷
成績評定方法:本課程的考核是平時成績和期終考試成績相結合,理論成績與實驗成績相結合。具體比例為:上課出勤20%,實驗20%,期末考試成績60%。
六、教材及參考書
教材:李旗,C#.NET程序設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
主要參考書:
[1] 梁爽. .NET框架程序設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 唐耀. C#程序設計實用教程.北京: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3] 楊曉光.面向對象程序設計(C#實現).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4] 杜少杰. C#程序設計案例教材.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
大綱撰寫人: 劉友繼
大綱審閱人: 羅如為
教學副主任: 易葉青
編寫日期:2012-6-15